現今這個社會對於性別認同這一點已經越來越開放,男/女已經不再只是單一選項,部分國家也已經在法律上認同 non-binary 非二元性別的存在。作為跨性別的我,一直試圖尊重每個人的性別、性取向,因為我相信天生的事情是改變不了的,存在即合理,但同時我也有我的質疑:
天生如此 or 後天因素
如果天生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那麼如何定義天生?
我很排斥那些父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發現 TA 有跨性別的征兆,於是給與醫療、心理上的各種支持,最後揭露這對父母本身也是跨性別者的報道。
一來,報道者的初衷是什麼?是宣傳性別的多元化,還是父母的開明,亦或者是跨性別是可遺傳、或是可被影響的?我並不覺得此類報道對於性別認同有著正向的出發點,更多的是一種笑話。
媒體報道有三個重點,出發點、受眾群體、流量。出發點來自作者自身想要傳達給讀者的訊息;受眾群體讀後發展性思維取決於每一個個體的自身處境;流量大小則關係到作者的收入,跨性別作為小眾群體可貢獻的流量相當有限的,因此作為順性別人群看到類似的報道會對跨性別父母、兒童作何感想?
說到報道事件本身,父母的過度干涉、支持是否會影響孩童的自身判斷?撇開父母本身為跨性別者不談,我們常說不要過於干涉、糾正孩子的性別認同問題,那麼在極力支持、宣傳孩子的認同的同時,會不會也同時影像到了 TA 的認知呢?
再者,過度和斷章取義的媒體宣傳是否達到了原本的目的?在互聯網已經普及到每一個人小小的手機裡的當下,獲取信息變得簡單而快速,但它們不一定是正確的。自媒體短視頻令資訊變成快消品,人變得越來越沒耐心深究資訊給到的深層訊息,在這樣的環境下,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人群,是否真的能理解什麼是性別認同?對於男、女、跨性別、非二元性別是否能在真正理解其定義的情況下給自己設定標籤?
性別認同 or 審美畸形 or 性別歧視
我身邊有許多很要好的同志群體朋友,男生女生都有,畸形審美在女同志身上體現的更為明顯一些,表現為故意打扮男性化,強迫自己做男生應該有的樣子,因為其他 T 也這樣,如果自己不這樣做會被瞧不起。我不是在說 T 就要有女孩子該有的樣子,或者在說女孩子、男孩子該有什麼樣子,這都沒有意義,我在說的是,人們不該因為這個社會或小群體的要求而強迫自己也去做大多數人在做的事,人們更應該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不受干擾的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在社會的大環境下,我見過一部分人會對自己的性別不滿意,僅僅因為需要承受此性別下的社會責任而逃避;另一部分人因為自身過往經歷對某性別的人群產生厭惡感從而因自己也是這個性別的人群感到不適,這都不是性別認同的障礙,更多是性別歧視的問題。
總結
當你的焦慮不是來自與生俱來的性別,而因過往經歷對性別產生焦慮時,不要給自己貼上跨性別的標籤,你應該重視你的人生而非性別。
對不起,我是沒辦法理解跨性別異裝癖的,我對性別也有固有形象,沒辦法理解非二元性別又有鬍子又有胸的形象的,但是如果這是你的性別認同,我一定會尊重你的認同,如果你還是個有趣且三觀正確得人,我也一樣的尊敬你。
交朋友,重視的是你的人品、學識、修養、興趣,而不是性別這種虛幻的東西。
赞赏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